海市科工貿信局委托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編制的《珠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珠江口西岸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區域影響力的國際性物流中心城市。
25日,珠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論證會在度假村舉行。國家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及國內外多位專家學者針對珠海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優勢和不足,把脈開方。副市長王慶利主持論證會并致辭,市政協副主席嚴錦華出席會議。
現代物流業是珠海高端服務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珠海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性支撐。如何抓住機遇,把潛在優勢變成現實競爭力,與會專家從國內外物流業發展新趨勢到珠港澳區域物流協作,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到物流園區開發,從城市物流配送體系構建到電商物流支撐體系的運作,從供應鏈管理到智慧物流等多個角度,展開了深入分析和科學論證,為珠海發展現代物流業提出建議與對策。
市科工貿信局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編制的《珠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也在論證會上亮相。在對珠海物流業發展條件和物流需求做出分析預測的基礎上,《報告》提出珠海物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構建形成符合珠海市成為立足珠江三角洲、輻射大西南、覆蓋港澳臺、面向全世界的珠江三角洲西岸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和國際性物流中心城市要求,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的高效、便捷、經濟、安全的現代產業體系。具體目標為,到2015年,基本建成珠江口西岸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區域影響力的國際性物流中心城市。并由此提出珠海物流業的發展任務、重點工程、空間布局和保障措施。
王慶利在致辭中表示,感謝各位專家圍繞珠海物流業發展目標提出的專業意見,我市接下來將通過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力爭在一些重點優勢領域率先形成突破,深化產業融合與聯動,加強區域物流合作,提高物流智慧化水平等一系列重點工作的推進,把握珠海現代物流業發展機遇,實現其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據了解,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目前珠海物流業已初具規模。2012年全市物流產業增加值將近40億元,占高端服務業的比重超過10%,貨物運輸周轉量115億噸公里,今年前三季度珠海港貨物吞吐量已達7273萬噸,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今年年底有望實現珠江口西岸首個跨入億噸的南方大港,涌現出珠海港、港達供應鏈、百安物流等一批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初步具備發展現代物流的運輸線路和江-海-公-鐵-空立體集疏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