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北上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下連接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唯一可以同時陸上溝通東南亞、南亞的省份,并通過中東連接歐洲、非洲,且同時內連我國西南及東中部腹地。顯然,云南獨特區位優勢有利于發展大物流,助力云南經濟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我國技術經濟學科的創始人和奠基人、物流科學技術領域研究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壽波開門見山,道出了云南發展大物流的優勢所在。
“云南氣候好,風光好,區位優勢更好。”多次來云南的徐壽波對云南發展物流業的優劣之處了然于胸。他認為,云南要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首先應堅持技術與經濟結合、工程與管理結合,建設云南大物流產業群。今年83歲的徐壽波院士是中國大物流論的創建人,在他看來,發展大物流產業對云南融入“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大物流產業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經濟與工程管理問題,僅靠單一的理論方法不可能取得顯著效果,需要綜合技術經濟與工程管理多個部門、多種學科、多項工程技術、多方面人才,才能促進云南物流產業做大做強。其次,要大力推動“三流”融合工程,發揮云南外接內連作用。“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要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才能更好地發揮云南外接內連的作用,才能有大發展。”徐壽波坦言。
“此外,要重視物流資源整合與調度優化,在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裝卸搬運等環節實現多元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優化應用,提高效率,節約物流成本,完善云南大物流樞紐集散功能。同時,還應全面建設綜合物流工程,注重大物流三維結構均衡建設和發展綠色物流,實現云南大物流協調發展。”徐壽波說,綜合物流工程是由各個單項物流工程組成的分工協作、有機銜接、資源整合、結構合理的物流綜合體,加快建設綜合物流工程有利于推動云南物流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云南還要注重發展綠色物流、低碳物流,建設物流產業可持續發展體系,減輕物流發展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云菜、云果、云花等“云”字號品牌國內外聞名,如何發展冷鏈物流,保證這些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的質量安全呢?近年來,徐壽波院士率領其團隊從技術與經濟、工程與管理結合角度出發,基于大物流論提出了“四位一體”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模式,構建了“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冷鏈物流系統。為此,徐壽波院士特別提出,云南應綜合集成“三品一標”農業示范標準與規范、冷鏈物流、物聯網與物品編碼標識、數據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技術,構建“從田間到餐桌”冷鏈物流全程實時監控與追溯系統,建設省市區域統一的食品質量安全監控與追溯中心,讓“云”字號農產品香飄國內外。“我們做科研不但要上接前沿研究,還要下接地氣為生產服務。下一步我們將和企業合作,在云南建設冷鏈物流示范點,示范成功后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加快冷鏈物流成果應用,助力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徐壽波信心滿懷地說。
記者陳云芬 云南日報 |